首页 > 森林康养赋能项目
森林康养赋能项目
森林康养赋能项目

创建十二类特色森林康养基地,推广森林康养体验服务新模式

2024-05-16

森林康养建设委员会根据森林医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陶然会长的根因平衡医学理论和实践创建以特色森林康养体验医院为核心的十二类康养基地

一、森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领域,结合了林学、医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研究森林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来探索和优化森林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通过森林疗法、森林浴、森林康养等手段改善身心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森林医学正在逐渐成为促进人类健康的新途径。

目前森林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 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森林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温湿度、光照、声音、气味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森林环境对人类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

2. 森林疗法:利用森林环境的自然元素,如树木、空气、水、土壤等,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包括森林浴、森林散步、森林瑜伽等形式。

3. 森林康养:通过长期在森林环境中生活、休养,改善身心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科学研究和实践也证实森林疗法具有缓解心理紧张、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抗癌蛋白数量等作用,其疗效不但得到医学界认可,也容易为人们接受。

二、根因平衡医学理论体系,是根因医学和平衡疗法有机结合由学会会长陶然创立。根因学说认为,现代慢病的本质是致炎因子和过氧化物质持续存在并且损伤组织细胞,产生免疫紊乱,打破免疫平衡,引起细胞的慢性炎症与氧化损伤综合征。长期的细胞慢性炎症与氧化损伤导致细胞功能和形态异常,细胞不能正常新陈代谢,从而引发多系统的代谢综合征,打破多系统、多物质的代谢平衡。发现了慢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种:1、饮食与基因不匹配;2、环境暴露;3、肠漏。平衡疗法:是在根因医学的基础上,利用非药物疗法修复细胞、平衡体质并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人体天然免疫功能和自愈功能进行精准防病、治病的疗法。临床实践也证明采用以根因平衡医学的非药物疗法(药食同源中药材)为主的防治手段适宜慢病的防治和康复,有效率达到95%以上。

陶然会长和他的团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和临床实践历经30余年的时间,总结和发现了慢病发病机制和因素、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非药物干预和治疗慢病体系,顺应时代发展,契合人类需求。他认为中医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吸收、融合、汇通了儒家、道家、佛家、医家等各个养生派别的文化和理论,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很好应对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慢病问题,根因平衡医学理论丰富和拓展了森林医学的内涵,对森林医学和森林康养做出了贡献。

三、十二类不同功能的特色森林康养基地

1、五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森林康养基地

2、睡眠、减压森林康养基地

3、胃肠道生态健康康养基地

4、肿瘤早期筛查与康复康养基地

5、慢性疼痛康养基地

6、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病康养基地

7、呼吸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康养基地

8、前列腺保护康养基地

9、糖尿病肾病康养基地

10、心脑血管疾病康养基地

11、抑郁症、焦虑症康养基地

12、老年骨质疏松与慢性骨关节疾病康养基地

四、十二类特色森林康养基地创建的基本条件

(一)环境条件:

1、森林覆盖率30%-50%、空气负离子含量达到平方厘米 2000以上。

2、拥有保健功能的林木树种、道地的药材和产品种植区(中草药、食物)能体现地方植被特色。

3、气候相对温暖宜人。

4、拥有含多种矿物质的水资源。

5、最好有温泉资源。

(二)交通条件:

1、交通便捷。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或码头等交通枢纽距离 2-3 h 内路程,离市区1h内路程。

2、心血管和呼吸道康养基地需距二级甲等医院距离40㎞,转运时间30分钟。距三级甲等医院距离80㎞,转运时间60分钟。

(三)医疗条件:

1、需有医疗资质中医优先基本的医疗保健管理方面的软、硬件设施急救设施设备应急药品。

2、配备相应的管理、医护、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森林康养师、自然教育解说等专业人员。

五、康养体验服务流程

1、现场健康咨询和评估

2、制定特色疗法康养体验方案

3、引导和组织体验者参与康复调理服务

4、线上健康指导

5、定期进行体验者康复评估

6、收集反馈信息,改善服务质量。


© 2025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森林康养建设工作委员会   国林伟业(北京)科技发展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4065981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